当前位置:首页>文史视点

田家大院琐忆
来源: 市政协 发布日期: 2017-09-18 作者: 戴楚洲 ?

  旅游胜地张家界市城区唯一保存至今的土家族古建筑“田家大院”位于鹭鸶湾大桥东侧。始建于清代雍正年间,是地质学家田奇镌故居,还是国务院原总理朱镕基就读的校园。“田家大院”建筑风格融入土家族和汉族的文化元素,为天井式四合院的封火墙建筑;雕梁画栋、飞檐翘角,是富有土家族特色的毕兹卡民居,享有“湘西地区第一宅”美誉。古色古香的“田家大院”共有四十多间房屋,建筑面积近五千平方米,故被湖南省政府于2006年公布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被国务院于2013年批准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成为民族文化底蕴深厚的知名人文景观、影视拍摄基地。
  “田家大院”是饱经沧桑的土家文化神秘古宅、展示窗口。清朝初期,大庸绅士田三聘开办学馆“古荆书室”,聘请名师主教,事业有成。民间有首歌谣专道田姓家族显赫家世:“大庸有个田三聘,两个儿子八个孙;八大槽门千担课,半数男丁取功名。”田三聘次子田起瑗饱读诗书,以秀才荐为京师国子监贡生,后来成为土家富豪。人到中年,田起瑗已有四子。于是在1723年雇请本地勤劳而有智慧的工匠修建“田家大院”,共有8大槽门、160多间房屋,建筑面积共计2万多平方米。四周外墙为青砖砌成的“封火墙”,用于防火、防盗;其内以木梁建造,以榫卯巧合而成。中间建有五进三厅,两侧设有40间厢房。墙壁为木制雕花,用于采光、通风。两侧串连4个石板天井,盛水作为消防之用。“田家大院”历经约三百年风雨剥蚀,幸存至今的主体建筑仅有一个槽门、三层堂屋、四个天井、四合围墙、三十多间居室。“田家大院”展览的土家族人生产生活的文物珍品琳琅满目,丰富多彩,既有犁、耙、锄头、粮仓、箩筐、提篮、背篓、糍粑钵、陶坛、瓷器、铜器、银器、火坑、坐桶、鼎罐、铜壶、抬盒、酒担,又有神龛、祖先塑像、橱柜、衣柜、木箱、土家雕刻、八斗天窗、太师椅、八仙桌、织布机、土家挑花、绣花精品、土家服饰等,其厚重的文化底蕴极具文物价值和旅游价值。据说,紫荆堂上金碧辉煌的匾额“宝婺增辉”还是光绪皇帝的御匾呢。“本源居”里的土家族五滴水雕花床由黄杨木和梨木雕刻而成,仿照土家族转角楼的五层排水屋檐而制作,床边的鞋袜衣架也是土家雕刻奇葩。“慈辉居”是媳妇卧室,夫人床中间雕一幅石榴图,是早生贵子、多子多福的意思。上面设置“斗”形天窗,除通风透光外,寓意田家子孙才高八斗。“淑德堂”是田家女眷聚会场所,也是当家夫人处理事务的地方。成年女眷在这里教女儿学知识,学女人手工艺。“作坊屋”  保留加工粮食的碓码和石磨。碓码用来舂米,石磨用来磨粉子和推豆腐。 “纺 织房” 织的民族工艺品土家织锦用做被面以及小孩的窝被、盖裙,也是姑娘陪嫁之物。
  “田家大院”是传承儒家文化的书香世家。田起瑗治家严谨,教子有方。院子大门两边刻有一副对联,上联是“诗书留后”,下联是“孝悌传家”,就是田起瑗亲笔题写的田氏祖训。在田起瑗引导下,子侄发展成为书香门第、八大豪门。据不完全统计,田家大院在清朝中后期共生男丁百余人,参加科举考取功名者达四十多人。1919年,土家青年田奇镌走出田家大院,考上北京大学。曾在湖南创建省地质调查所,历任所长。撰写专著《湖南泥盆纪腕足类》,被地质学界誉为“田泥盆”。建国以后,应邀参加开国大典。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委员,即今中科院院士。1963年,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任命田奇镌为国家地质部地质矿产司副司长、总工程师。1957年,当选为第三届全国人大代表。从1960年起,负责全国矿产储量委员会工作,成为新中国地质学界卓有成效的领导人之一。清末举人田运厚长子田奇瓒从日本早稻田大学毕业后回国任北伐军军法处处长、湖南省政府参议。后来创办工厂、发展教育。抗日战争期间,长沙兑泽中学师生为避战乱,于1940年迁到大庸县西溪坪田家大院。该校73班学生朱镕基也迁到田家大院就读。田奇瓒接纳兑泽中学师生,并且亲任该校国文教师,与朱镕基等学生在战火纷飞年代结下难忘的师生情缘,成为知名的教育家。为了纪念兑泽中学迁徙历史,遂把这里改为“兑泽斋”。1990年,时任上海市委书记朱镕基对参加上海全国旅游交易会的湖南硬气功师说:“我在你们大庸读过书”。2001年,国务院总理朱镕基视察张家界市时,深情地凝望着田家大院。回京以后赋诗一首,情系故园:“湘西一梦六十年,故园依稀别有天;吉首有材弦歌盛,张家界顶有神仙。”其中,“故园”即指朱镕基少年时代求学的田家大院。
  “田家大院”房主走过漫长而又坎坷的保护之路。田家大院自清初创建近三百年来,历经水灾、战乱等天灾人祸,宅基基本稳定,是游客关心的谜团。“田家大院”西边澧水在此依势形成S形状;民国二十四年,澧水暴涨,田家大院完好无损。“田家大院”前面排列三座奇峰,好象插在笔架上的三支笔,名叫插笔峰。田家大院从无火患之忧,得益于本地大师易家德运用《易经》设计的“六合网捕雀防火法”。新中国建立初期,房主田奇瓒把兑泽斋交给解放军某部,不久演变成为大庸县西溪坪区公所办公用房,主体建筑得以保存。“文革”时期,因为革命委员会驻所的特殊性躲过被破坏的劫难。虽然久经风雨,依旧保存完好。改革开放以后,随着区域经济发展,西溪坪区公所新建了办公楼。1983年,大庸县政府领导为了保护田家老屋,商请县民政局负责人购其为西溪坪光荣院,沿用到2003年。
  田家大院历经艰辛开发,方有新世纪的繁华。2003年,慈利县土家族画家张立鼎夫妇离乡背井,倾其家产,成立张家界老院子旅游文化公司,并邀请我策划开发张家界老院子。我利用下班时间和双休日,拟定开发方案、命名景点,撰写张家界老院子简介资料和导游词。慈利县土家人老杨和赵阳等人集资数十万元仅能装修房间、安装水电以及消防设施。老院子开发初期,各家银行不愿为之贷款,经济拮据,境况窘迫。有个星期六,我为讲解员讲课后,食堂师傅给我和数十名讲解员每人打了半碗猪吃的“豆渣”,作为中饭菜。虽然我难以下喉,但是看到老院子员工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干劲,想到旅游企业管理人员的疾苦和精神,我默默地咽下了创业者的“辛酸”和“泪水”。正是张立鼎夫妇这些令人敬佩的土家群众创造了张家界市旅游开发历史!由于债台高筑,张立鼎夫妇不得不忍痛割爱,把老院子转让给罗建辉、覃基星和满华维等土家族企业家进行租赁经营。经过规划和修缮,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AAA级旅游景点标准完善五重飞檐门楼、戏楼和土家餐饮石头房等旅游设施。历经磨难,走过曲折,报经张家界市政府和永定区政府同意,于2006年重新开放。现在,旅游界、文化界参观游览“田家大院”的广大游客逐年增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逐步提高。湖南卫视首播抗日传奇大戏《血色湘西》以后,看到“田家大院”演绎的生动感人故事,我哭了;欣赏湘西地区如画的民族文化景观,我醉了!“吊脚楼上歌伴酒,小背篓中梦醉人”,是湘西地区民族风情的真实写照。随着《血色湘西》热播,“田家大院”的精美画面红遍大江南北,给了全国各族同胞美的享受、爱的激情。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张家界市委员会主办 张家界市电子政务办维护 湘ICP备05011906号  E-mail:

Copyright 2007-2009 zjj.gov.cn 【建议浏览分辨率1204*768】

地址:张家界市永定区南庄坪 邮编:427000 电话:0744-8298711 传真:0744-8298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