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6月是第22个全国安全生产月,主题是“人人讲安全,个个会应急” 。人人讲安全是一种习惯,个个会应急是一种能力。安全与我们的生活、工作紧密相连、息息相关。但安全知易行难。在我们的生活中,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那些付出惨痛代价的事故大多是由坏的安全习惯造成的,如故意违规操作、习惯性违章、经验主义和麻痹思想。归根结底,安全工作要做好,必须要有良好的安全习惯和强大的安全能力。能力是可以通过反复培训、实操和考核来提升的;而安全习惯的养成则非一日之功,是个长期的过程。
习惯是自动化的行为。涉及行为时,决策和习惯总是相反的。决策需要细思慢想,而习惯不需要。或许你每天早上起来需要花一点时间决定穿什么衣服出门,但大多数人离开家的时候却不需要花时间决定是否要带手机。无意识中做的事情,就是习惯。习惯在本质上是我们行为的自动驾驶系统。
《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一书中,将习惯定义为知识、技巧与意愿相互交织的结果。知识是理论范畴,指“做什么”及“为何做”;技巧告诉我们“如何做”;意愿促使“想要做”。要养成一种习惯,三者缺一不可。比如,日常生活中骑电动自行车戴头盔一事,知道头盔在关键时刻能够救命,也知道如何佩戴头盔,但如果没有很强的意愿想要去戴头盔,大概率外出时会怀揣侥幸心理不戴头盔。而路遇交警同志时,戴头盔意愿会增至100%。结合这个日常生活中的小例子,借助习惯的定义,我们可以把安全习惯定义为安全知识、安全技巧与安全意愿(动机)相互交织的结果。
养成什么样的习惯,决定了会有怎样的人生。而好的安全习惯则会帮助我们避免受到伤害,给我们带来安全。我们都明白这个道理,为何现实生活中都困惑于好的安全习惯难以坚持?其实,我们不了解我们的大脑。大量研究表明,大脑只能坚持快乐的事,其他事都坚持不下来,除非你是一个意志力超级坚定的人。大脑觉察到喜欢一件事,那就会坚持下去。反之,大脑对不喜欢的事情难以坚持。情感还被过去的数据操控。过去感到快乐,那就愿意去做。过去我们在一件事上取得过成功,感受到成功后的快乐,那下一次做这件事的时候,我们会很乐意,因为我们的大脑是愉快的。
因此,如果我们无法依赖员工自动养成安全习惯,也要避免让员工感觉做好安全是很痛苦的事情。结合多年的HR 经验,就如何养成好的安全习惯,跟大家分享以下不成熟的方法,供大家讨论。
在我们设计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时,需要从大脑的特性和人性的特点出发,多角度综合考虑,目的是帮助员工养成好的安全习惯。从行为设计方面着手,对于员工养成好的安全习惯有以下几点措施:
0
1
多维度促成员工安全意愿、动机自主化
安全意愿是指员工履行安全生产职责,实现安全绩效的意志和愿望。98%的事故是由于人的原因引起的。培养安全习惯必须树立良好的安全意愿,而安全意愿的根本是员工的主动性,发挥安全意愿的关键要具备主动性。在增强安全意愿方面,公司不光要强调全员安全生产责任,更多的要从日常工作中去激励员工履行安全职责。激励可以是正面激励,关注好的安全行为并适时加以强化,逐步形成安全习惯;也可以是负面激励,包括安全谈话、监督考核、员工自我反省等;还可以是通过树立榜样和标杆,创造一个好的讲安全的氛围;最后也可以邀请员工家人参与到安全意愿的建立中,真正让员工感受到公司做安全是为其个人和家庭着想。
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设立了安全十六字方针,着重强调领导带头来创造一个人人重视安全,处处讲安全的氛围。所有的主管都要带头承担安全责任,并到实验室和生产一线了解员工安全生产状态,与员工沟通形成BBS 报告。另一方面,公司推出安全生产管理规定,对于违规操作虽没有经济处罚,但要求员工及时完成原因分析,并面向全体员工进行事故分享,带领大家一起从事故中学习总结经验。日常安全管理中,我们借鉴驾驶证12分制的管理办法,推行安全积分管理,有加有扣,还可以通过学习《安全生产法》来赢得积分。安全意愿的增强无法一蹴而就,管理团队和安全人员需要有耐心,一旦员工有了较强的安全意愿,明白了 “安全为了谁” ,就会自主地遵循好的安全行为,从而形成良好的安全习惯。
0
2
多角度促使安全行为标准化
首先,公司应建立一个有利于员工安全的环境,让员工更容易做出安全行为。比如,在实验前,容许员工留出足够时间来详细地做好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和各项检查,并设计相应的防范措施,减少人为干预确保安全。
其次,配备本质安全的设备。例如,配备微通道反应器用于日常化学实验。微通道反应器持液体积只有传统反应器的千分之一,设计科学,可实现自动化操作,减少了人为手动操作,密闭性好,保障了安全行为变得容易。
再次,在安全相关的投入如PPE、安全设施、人力等资源方面,坚持应批尽批的原则,确保及时到位,让员工得到做好安全所需的资源,强化认同感,从而保障行为不走样。
另外,公司内部要建立和健全安全规程、安全管理制度,总结安全经验,辅以充分的安全知识培训,让员工在正确的安全知识指导下从事日常工作。
最后,把安全行为通过SOP进行标准化,对于易犯错造成事故的操作,用图表分解操作步骤,通过可视化使安全行为容易实施。
以上这些措施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我们需要在此基础上与员工多交流真实感受,适时总结形成安全文化,这样才能确保安全行为更容易。
0
3
在工作场所将安全提示可视化
以上两点在实施过程中,要设计提示机制。在员工工作场所张贴安全标语、安全操作图解、可视化的规范等,时刻提醒员工遵循安全行为。在某时刻、某种情况下,员工需要做出什么样的安全行为,这个可以提前预设,提前告知员工。提示提醒机制可以引起员工的注意,适时改正。比如,进入实验室需要佩戴合适的PPE,可以在实验室入门处设置PPE佩戴的自动感应提醒;在实验室和工厂张贴安全标识和安全风险告知卡,对进入该区域的员工起到很重要的提示作用。再比如,在实验室门口张贴项目安全风险评估卡(Project safety review),提醒员工在做实验前做好项目的安全风险评估。即使一时遗忘,这个提示卡也便于他人检查,并对该员工做出提醒。
0
4
编制容易理解和上口的安全小贴士
编制容易理解、记忆且上口的安全小贴士,定期在公司内部强化宣讲。我们在公司会经常提安全“STOP” 。“STOP” 这个单词很容易理解:面临危险就要及时停止。在康宁反应器技术有限公司,安全 “STOP” 代表 “一停、二想、三看、四护” 一系列动作。
一停
Stop
遇到新的项目、新的任务先停下来
二想
Think
想一下该项目涉及的化学品MSDS都看过没有,类似的项目有无经验可循,实验风险有哪些,潜在的情形有哪些。
三看
Observe
仔细查看物料和相应溶剂的MSDS,HIRA报告,其他类似项目的总结、案例分析,实验室环境,实验设备状态,相应的PPE是否合适等,小心求证。
四护
Protect
一切就绪后,要确保所有PPE和安全装置到位,保护我们的生命安全。
事实上,任何工作都可以使用 “STOP” ,让自己更安全。
安全习惯的养成是一项长期的工作,功在平时。我们要发动全员参与安全生产,讲安全故事,从内心喜欢安全。利用“安全生产月”呼吁更多的人“讲安全” ,争当“婆婆嘴”。只有这样,我们的习惯性违章行为才会减少,才能养成良好的安全习惯,确保每个人每个家庭都安全。